冬至(英语:winter solstice),又称“冬节”、“贺冬”,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、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,与夏至相对。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°时开始,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。据传,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,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。

01
九九消寒
入九以后,有些文人、士大夫者流,搞所谓消寒活动,择一“九”日,相约九人饮酒("酒"与"九"谐音),席上用九碟九碗,成桌者用"花九件"席,以取九九消寒之意。
九九消寒歌:一九、二九不出手;三九、四九冰上走;五九、六九,沿河杨柳;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;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
02
保健养生
防寒保暖

在气温降到0℃以下时,要及时增添衣服,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,又要柔软宽松,不宜穿得过紧,以利血液流畅。另外,对女性朋友来说,冬天也是极大的挑战,尤其是平日怕冷的人,日常最好少吃寒性食物,并注意脖子、腹部、腿部的保暖,适时加衣,不可为了追求时尚、美丽而忽视了身体的承受能力。
饮食起居要合理

合理调节饮食起居,不吸烟酗酒,不过度劳累
御寒锻炼

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,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,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
03
传统饮食
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,主要是因为"气始于冬至"。因为从冬季开始,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,由动转静。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,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。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,谷、果、肉、蔬合理搭配,适当选用高钙食品。

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,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、吃饺子、吃馄饨的习俗。

北京馄饨
过去老北京有"冬至馄饨夏至面"的说法。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"浑"与"屯"之音,呼作"馄饨"。恨以食之,并求平息战乱,能过上太平日子。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,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。

团圆饺子
每年农历冬至这天,不论贫富,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。谚云:"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。"这种习俗,是因纪念"医圣"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。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,访病施药,大堂行医。后毅然辞官回乡,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,正是冬季。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,饥寒交迫,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。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,支起大锅,在冬至那天舍"娇耳"医治冻疮。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,然后将羊肉、药物捞出来切碎,用面包成耳朵样的"娇耳",煮熟后,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"娇耳",一大碗肉汤。人们吃了"娇耳",喝了"祛寒汤",浑身暖和,两耳发热,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。后人学着"娇耳"的样子,包成食物,也叫"饺子"或"扁食"。这种扁食不同于饺子。

芹菜水饺,谓之勤财。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;更是对勤劳、务实的祝福。
培训餐厅冬至特别推荐手工芹菜猪肉水饺,糯米香芋蒸牛肉、红肠木耳炒鸡蛋,口感鲜香,让你品出家的味道。

糯米香芋蒸牛肉
牛肉富含蛋白质,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,具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。香芋营养价较高,是一种很好的碱性食物。

红肠木耳炒鸡蛋
红肠中含有蛋白质,维生素A,维生素E,并且可以养胃健胃、提高免疫力 。木耳的营养价值非常高,含蛋白质、钙、铁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B1、等多种营养元素。
冬至菜单
New Menu
热 菜
糯米香芋蒸牛肉
¥58
酸汤金针羊肉
¥48
红肠木耳炒鸡蛋
¥28
蒜蓉蒸玉茄
¥22
主 食
赤豆粥
match ¥3元/碗
芹菜猪肉水饺
¥4.5元/两
注:更多垂询及预订,请致电 010-82317926
010-82317999-2025